首页 会计考试笔记文章正文

管理会计敏感系数计算公式_管理会计题目

会计考试笔记 2023年12月15日 13:30 60 会计学习小能手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管理会计敏感系数计算公式_管理会计题目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管理会计敏感系数计算公式_管理会计题目

1.管理会计如何解决功能评价的计量问题
2.管理会计题目
3.什么是经营杠杆效应通常用什么指标测算经营杠杆效应程度
4.折现率如何计算

管理会计如何解决功能评价的计量问题

功能评价的计量:功能现实成本等于功能目标成本除以功能价值。

功能评价的基本程序就是计算功能的现实成本;确定功能的评价值;计算功能的价值;计算成本改善期望值,选择价值系数,成本改善期望值大的功能或者区域作为重点改进对象。

计算功能现实成本,历来都是以产品或者构配件为对象进行计算的。而功能现实成本的计算,则与其不同,它是以功能为对象进行计算的。

当一个配件只是实现一项功能且这项功能只是由这个构配件实现的时候,构配件的成本就是功能的现实成本。

当一项功能由多个构配件且该多个构配件只是为实现这项功能服务的时候,这多个构配件的成本之和就是该功能的现实成本。

展资料

功能评价对产品,产品的部件、组件、零件或对一项工程以及工程细目进行功能分析的主要步骤之一,是找出某一特定功能的最低费用,以此费用与现实费用之比值作为评价功能的一个指标。

其步骤是:掌握零件或工序的实际费用;把零件或工序的成本分摊到它的各个功能上;找出完成功能的必需费用;从价值工程的效果出发对功能进行排队。功能评价的目的是保证价值工程获得更好的经济效果。

管理会计题目

第二年生产1000台,生产3000台,----这里是不是写错了,

因第一年亏损了2200万元,

则这一年的总成本、费用和等于7200(固定成本)+1*3000(变动成本)+1000(销售及管理费用)+2200(亏损)=13400

设总成本函数为y=a+bx a=7200 y=13400 x为生产量10000

算出b=0.62

总成本函数为y=7200+0.62x

第二年销售数量为3000,则总成本=7200+0.62*3000=9060万

第二年的利润=3万*3000台-总成本9060-销售及管理费1000=-1060

按这样的计算方法第二年也是亏损。算不出盈利

什么是经营杠杆效应通常用什么指标测算经营杠杆效应程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相关范围:是指不会改变或破坏特定成本项目固有特征的时间和业务量的变动范围。

2.目标利润:是指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经过努力应该达到的最优化利润控制目标,它是企业未来经

3.经营成本:是指在经营期内为满足正常生产经营而动用现实货币资金支付的成本费用,又被称为付现的营运成本。

4.储存成本:是指一定期间内(一般为一年)企业为储存有关材料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5相关收入:是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收入,又称有关收入。

二、单选题

(每小题分,共20分)

1.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管理会计基本职能的是( 核算经营成果)

A. 规划经营方针 B.参与经营决策 C. 控制经济过程D. 核算经营成果

2下列项目中,只能在发生当期予以补偿、不可能递延到下期的成本是(期间成本) A. 直接成本 B. 间接成本 C. 产品成本 D. 期间成本

3如果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分别为10000元、12000元和11000元。则下列表述中唯一正确的是(第二年的销量最大)

A. 第三年的销量最小 B第二年的销量最大 C. 第一年的产量比第二年少 D. 第二年的产量比第三年多

4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

A制造成本 B. 生产成本 C变动生产成本 D. 变动成本

5.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升高,将导致保本点(升高)

A升高 B降低 C. 不变 D忽升忽降

6经营杠杆系数可以揭示利润受下列指标之一变动影响的敏感程度,该指标是(销售量) A.单价 B单位变动成本 C.固定成本 D销售量

7在管理会计中,将决策划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的分类标志是(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

A决策的重要程度 B.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 C决策规划时期的长短 D决策解决的问题内容

8下列指标中,既考虑一定期间经营净现金流量因素,又受建设期影响的是(D)

A.投资利润率 B.年平均投资报酬率 C.原始投资回收率 D.静态投资回收期

9下列指标中,其分母为时期平均指标的是(年平均投资报酬率)

A.投资利润率 B.年平均投资报酬率 C.原始投资回收率 D.静态投资回收期

l0.全面预算按其涉及的业务活动领域分为财务预算和(业务预算)

A.业务预算 B销售预算 C.生产预算 D现金预算

11.资本支出预算属于( 专门决策预算)

A.财务预算B.生产预算 C.专门决策预算D业务预算2

12.成本差异按照其性质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 )

。A. 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 B纯差异和混合差异 C. 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 D 可控差异和不可控差异

13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前提和关键的是( 标准成本的制定)。

A.标准成本的制定 B.成本差异的计算C. 成本差异的分析 D.成本差异账务处理

14.建立责任会计的目的是为了( 实现责、权、利的协调统一)

A. 实现责、权、利的协调统一B.划分责任中心 C. 编制责任预算 D.提交责任报告

15,责任会计的主体是(责任中心 )

A.责任中心 B.成本中心 C.生产部门D.管理部门

16.在不确定分析中,如果无法知道决策对象可能出现的后果,或虽然知道可能出现的后果但无法知道它发生的概率大小的情况下,应当采取(非概率分析 )。 A.敏感性分析B.概率分析C、非概率分析 D.定性分析

17.在敏感性分析中,因素不相关的假定又称为(因素单独变动假定 )

A有限因素的假定B因素单独变动假定C相同变动幅度的假定D影响效果相同的假定

18某企业销售量为不确定因素,有可能达到1000件或1100件。已知达到1000件的概率为0.4,则销售量的期望值等于(1060 件 )

A400件 B440件 C. 1050件D.1060 件

19.已知上年利润为100000元,下一年的经营杠杆系数为1.4,销售量变动率为15%,则可推算出下一年的利润额为(121000 ) 元。

A140000 B150000 C121000 D125000

20.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只要买方出价低于(单位变动成本 ),企业不应接受特殊价格追加定货。

A.单位产品成本 B单位变动成本C正常价格D.单位固定成本

三、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管理会计是由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其中内在因素包括(ABC ) 。

A.社会生产力的进步B现代化大生产C.高度繁荣的市场经济D.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E.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

2,下列各项中,既可以应用于同步分析程序又可以应用于混合成本分解的方法包括(ABCDE)

A.高低点法 B.散布图法 C. 回归直线法 D.直接分析法 E. 技术测定法

3.利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各种具体应用方法建立成本模型时,计算步骤正确的有(ABCD)

A. 先求b后求a B.先确定s后求b C.ab可以同时求得

D.先求r,再求a和b E.先求x和y,再求a和b

4.下列各种决策分析中,可按成本无差别点法作出决策结论的有(DE)。

A.亏损产品的决策 B.是否增产的决策 C. 追加订货的决策 D.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E. 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3

5.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内容包括(ABC ) 。

A. 标准成本的制定 B. 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C. 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D. 成本差异的分配E. 成本预算的编制

四、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15分)

1. 简述折现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

答:净现值NPV,净现值率NPVR,获利指数PI和内部收益率IRR指标之间存在以下数量关系,即:当NPV>0时,NPVR>0,PI>i,IRR>ic 当NPV=0时,NPVR=0,

PI=l,IRR=ic 当NPV<0时,NPVR<0,PI<I,IRR<IC .

2. 为什么说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答案:成本的可控性是相对的,由于它与责任中心所处管理层次的高低、管理权限及控制范围的大小,以及管理条件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一定空间和时间条件下,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3. 什么是现金流出量,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现金流出量是指能够使投资方案的现实货币资金减少或需要动用现金的项目。一般情况下,现金流出量的内容包括:

(1)建设投资;(2)流动资金投资;(3)经营成本;(4)各项税款;(5)其他现金流出。

五、计算题(共40分)

l.(15分)某公司准备投资上一新项目,有关资料如下:①该项目需固定资产投资共80万元,第一年初和第二年初各投资40万元。两年建成投产,投产后一年达到正常生产能力。②投产前需垫支流动资本10万元。③固定资产可使用5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期末残值为8万元。④该项目投产后第一年的产品销售收入为20万元,以后4年每年为85万元(假定均于当年收到现金),第一年的经营成本为10万元,以后各年为;5万元。⑤企业所得税率为40%。⑥流动资本于终结点一次收回。要求:计算该项目各年净现金流量。

固定资产年折旧=(80-8)/5=14.4(万元) (2分)

NCFo-1=-40(万元) (2分)

NCF2=-10(万元) (2分)

NCF3=20-10=10(万元) (2分)

NCF4-6=(85-55-14.4)X(1-40%)+14.4=23.76(万元) (3分)

NCF7=(85-55-14.4)X(1-40%)+14.4+8+10=41.76(万元) (4分)

2.(15分)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2003年的变动成本总额为84000元,产品单价为10 元,变动成本率为60%,获营业利润11000元,假定2004年追加投入广告费2000元,其他条件不变,要求:

(1)计算2004年该企业的保本额。

答案:贡献边际率=1-60%=40%(2分)

销售收入=8400/60%=140000(元) (2分)

固定成本=140000-84000-11000=45000(元) (3分)

保本额=(45000+2000)/40%=117500(元) (2分)

2)若实现目标利润20000元,则保利额是多少?

保利额=(45000+2000+2000)/40%=167500(元) (2分)

(3)若2004年销售量比上年增加20%,则利润是多少?

2004年的利润:140000X(1+20%)-(45000+2000)-84000X(1+20%)

=20200(元) (4分)

3.(10分)

某企业现有生产能力40000机器小时,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准备开发新产品有A、B、C三种新产品可供选择。资料如下:产品名称A B C 预计售价100、60、30预计单位变动成本(元)50 30 12 单位定额机时40 20 10 要求:已知市场对C产品的年需要量为600件,B产品的年需要量为700件,请做出新产品开发的品种结构决策。

A 产品单位机时贡献边际=(100-50)/40=1.25 (2分)

B 产品单位机时贡献边际=(60-30)/20=1.5 (2分)

C 产品单位机时贡献边际=(30-12)/10=1.8 (2分)

由以上计算可知应优先安排C产品的生产,其次是B产品,再次是A产品。

40000-600*10=34000(机时) (1分)

34000-20*700=20000(机时) (1分)

20000÷40=500(件) (1分)

5 产品开发决策依次为:A产品500件,B产品700件,C产品600件。 (分)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法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法是指以有关方案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指标作为决策评价指标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一般在企业的生产受到某一项资源,如原材料、人工工时或机器台时数有限制时使用在决策时要优先安排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最大的那种产品进行生产。常用于生产经营决策中的互斥方案决策,如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的计算公式: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单位贡献边际÷单位产品资源消耗定额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是个正指标,根据它做出决策的判断标准是:选择该项指标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在此基础上,运用贡献边际总额法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决策结果。

例:已知某企业具备利用某种数量有限的甲材料开发一种新产品的生产经营能力,现有A、B两个品种可供选择。A品种的预计单价为2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60元/件,消耗甲材料的单耗定额为10千克/件;B品种的预计单价为100元/台,单位变动成本为70元/台,消耗甲材料的消耗定额为6千克/台。开发新品种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

要求:作出开发何种新品种的决策。

解:∵A品种的单位贡献边际=200-160=40(元/件)

B品种的单位贡献边际=100-70=30(元/台)

∴开发A品种时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40/10=4(元/千克)

开发B品种时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30/6=5(元/千克)∵5>4∴开发B品种比开发A品种更有利。决策结论:应当开发B品种。

折现率如何计算

一、经营杠杆效应基本理论综述 根据成本性态,在一定产销量范围内,产销量的增加一般不会影响固定成本总额,但会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降低,从而提高单位产品利润,并使利润增长率大于产销量增长率;反之,产销量减少,会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升高,从而降低单位产品利润,并使利润下降率大于产销量的下降率。

所以,产品只有在没有固定成本的条件下,才能使贡献毛益等于经营利润,使利润变动率与产销量变动率同步增减。但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规律,这一现象称为经营杠杆效应。经营杠杆是指在扩大销售额营业额的条件下,由于经营成本中固定成本相对降低,所带来增长程度更快的经营利润。

在一定产销规模内,由于固定成本并不随销售量营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反之,随着销售量营业量的增加,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成本会相对减少,从而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营业风险也称经营风险,是指与企业经营相关的风险,尤其是指利用营业杠杆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的风险。

影响营业风险的因素主要有 产品需求的变动、产品售价的变动、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的变动、经营杠杆变动等。经营杠杆对营业风险的影响最为综合,企业欲取得经营杠杆利益,就需承担由此引起的营业风险,需要在经营杠杆利益与风险之间作出权衡。 为了对经营杠杆效应进行量化,企业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中把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或销售收入变动率的倍数称之为经营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率,并用公式加以表示。

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DOL= △EBIT/ EBIT÷△S/S 公式1 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DOL=EBIT+F/EBIT 或者DOL=Tcm/Tcm-F公式2 DOL为经营杠杆系数;EBIT为息税前收益;△EBIT为息税前收益变化量;S为销售额;△S为销售额变化量;F即固定成本;Tcm为边际贡献。

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按公式2 经营杠杆系数DOL大于1。 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常常使用经营杠杆来衡量,经营杠杆的大小一般用经营杠杆系数表示,它是企业计算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盈余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之间的比率。 第一,它体现了利润变动和销量变动之间的变化关系。

第二,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杠杆作用和经营风险越大。 第三,固定成本不变,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越小,反之,则相反。 第四,当销售额达到盈亏临界点时,经营杠杆系数趋近于无穷大。 第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产品售价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越小,反之,则相反。

第六,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产品单位变动成本越低,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越小,反之,则相反。 以上基本理论只说明了企业息税前利润大于零的情况。然而企业息税前利润大于零、等于零、小于零的情况都存在,甚至企业经营也会出现一些极端情况。

那么当企业处于后面几种情况时该理论如何运用?该理论没有给出或无法解释,从而使该理论在学习理解和实践运用中有了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将对此问题做一些粗略探索,以说明这一理论在企业处于不同情况下的运用。 二、经营杠杆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销售额变化与息税前利润变动及经营杠杆系数计算分析 若某企业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固定成本为60万元,单位产品售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4元。

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销售额变动与息税前利润变动同方向。 2。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随销售额的增加,杠杆系数DOL由负值到无穷大再到正值不断减少最终收敛于1。这说明杠杆系数DOL不总是大于1。具体来讲,销售额,息税前利润小于零时,DOL,息税前利润等于零时,DOL为无穷大;销售额>100万元时,息税前利润大于零时,DOL>1。

3。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息税前利润小于零时亏损状态 当50万元,|DOL|>1;当销售额=50万元时,|DOL|=1;当销售额=50万元时,|DOL|。杠杆系数DOL不总是大于1,进而说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不一定大于销售额变动率。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息税前利润变动率才大于销售额变动率。

二固定成本与杠杆系数DOL关系计算分析 取上例资料,且边际贡献=120万元时分析固定成本F变化对杠杆系数DOL的影响,DOL=120/120-F。 三、经营杠杆效应存在状态及强度分析 通过以上经营杠杆效应的实证分析,经营杠杆效应存在状态及强度应分以下几种情况说明。

一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大于零时盈利状态 设企业盈亏平衡时的销售额为S0。当销售额S>S0时,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大于零,此时杠杆系数DOL>1,存在经营杠杆效应。通过表1、表2、图1、图2发现销售额S在临近盈亏平衡时的销售额S0,杠杆系数DOL值极大且变化也大,说明在这一区域经营杠杆效应明显,息税前利润对销售变化非常敏感;此后随销售额的增加杠杆系数DOL值仍大于1但其值小且变化逐渐减弱,说明在销售额远离这一区域增加时,经营杠杆效应将由强变弱,息税前利润对销售变化敏感但不强烈;当销售额增加到很大时,杠杆系数DOL值收敛于1,在这一过程中经营杠杆效应将由弱变为不存在,息税前利润对销售变化敏感性大为降低。

二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等于零时盈亏平衡状态 当销售额S=S0时,息税前利润等于零。此时,销售额从小于S0左边趋近于S0,杠杆系数DOL趋近于负无穷大,销售额从大于S0右边趋近于S0,杠杆系数DOL趋近于正无穷大。说明在这一点上经营杠杆效应无穷大,息税前利润对销售变化敏感程度无穷大。

三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小于零时亏损状态 当销售额SS1时,杠杆系数|DOL|>1,经营杠杆效应存在,息税前利润对销售变化非常敏感,即销售增长速度小于减亏速度。 四当企业经营处于极端情况时 1。企业经营处于停业状态,即当销售额S=0时,按公式2 杠杆系数DOL=0。

2。企业经营处于停止营业点时,即产品售价等于单位变动成本。此时企业营业或不营业亏损相同。按公式2 杠杆系数DOL=0,说明销售与利润无关。 3。企业经营处于极度亏损,即产品售价小于单位变动成本。此时销售量越多亏损越大。按公式2 杠杆系数0 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大于零时盈利状态,杠杆系数DOL大于1,经营杠杆效应存在。

可以用杠杆系数DOL的实际计算值,分析说明息税前利润变化率大于销售变化率和衡量经营风险大小。基本理论有关杠杆系数DOL影响因素分析正确,符合实际。 其次,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等于零时盈亏平衡状态,杠杆系数DOL无穷大,息税前利润变化对于销售变化反应最强烈。

如果企业处于盈利状态,则企业面临的亏损风险最大;如果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则企业面临的扭亏为盈的可能性最大。

折现率是运用收益现值法评估企业价值时的重要参数之一,折现率的细微差异,将会导致评估结果的极大差异,以下有三种方法来计算折算率:

累加法。

累加法是折现率确定中最常用的方法。一般来说,折现率应包含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和通货膨胀率。无风险报酬率是指资产在一般条件下的获利水平;风险报酬率是指冒风险取得的报酬与资产的比率。

对于非亏损行业,整体企业的未来收益额可根据未来税后净利润或净现金流量来预测,折现率可以行业平均资金利润率为基础,再加上3%-5%的风险率来确定。除有确凿证据表明具有高风险外,折现率一般不高于15%。

累加法的计算公式如下:折现率=无风险利润率+风险利润率+通货膨胀率;其中:风险报酬率=行业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

市场比较法。

市场比较法是指通过选取与评估对象相同类型或者相近行业或相似规模的资产案例,求出它们各自的风险报酬率或折现率,经过分析调整,按照不同的权数进行修正,并消除特殊因素的影响,综合计算得出被评估对象折现率的方法。

一是请3-5名管理人员,确定被评估项目在行业中的位置,如果这些人员的意见相似,就可以对被评估项目的公司风险得出一个合理的估计。

二是请3-5名管理人员,确定哪些上市公司是与被评估企业最相似的竞争者,然后根据这些假定有相同风险的公司的风险值来确定被评估企业的企业风险。

社会平均收益率法。

社会平均收益率法通过分析社会平均资产收益率的变动情况来确定折现率或本金化率。运用这种方法能客观反映企业整体资产的收益现值。

但是变动系数、风险系数一般不容易测定。上述方法应用于企业价值评估中折现率的确定上,可以表示为:折现率=无风险报酬率+(社会平均资产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系数。

折现率是特定条件下的收益率,说明资产取得该项收益的收益率水平。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收益率越高,意味着单位资产增值率高,所有者拥有资产价值就低,因此收益率越高,资产评估值就越低。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折现率

标签: 管理会计敏感系数计算公式_管理会计题目

会计考试笔记Copyright ◎2021 会计考试笔记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3012174号 会计考试笔记全力整理 作者QQ: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