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税知识文章正文

小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_小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区别

财税知识 2024年05月01日 17:45 37 会计学习小能手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小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_小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区别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小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_小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区别

1.也谈《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异同
2.小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区别
3.请问,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一般企业会计准则下财务报表的区别?

也谈《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异同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最新颁布实施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和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将二者的不同之处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以便更好地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 关键词:会计制度 比较 会计信息 小企业 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财政部于2001、2002年相继制订并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并已先后在上市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新成立的企业和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2004年4月27日,财政部制订并颁发了《小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小企业从2005年1月1日起执行。至此我国以上三个企业会计制度顺利取代了1993年7月1日施行的十三个行业企业会计制度,基本完成了企业会计制度的改革。本文试就《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的不同点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 一、适用范围的比较 《企业会计制度》总则第二条规定“ 除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金融保险企业以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含公司,下同),执行本制度。”;而《小企业会计制度》总说明第二条规定“本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但有以下两方面值得注意:1.属于以下三种情况的小企业,不执行或可以不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1)以个人及合伙形式设立的小企业。由于业主权益的特殊性决定了这类小企业既不适用《企业会计制度》又不适用《小企业会计制度》,目前只能比照执行;(2)企业公司内部的小企业。这类公司因与母公司采用的会计制度一致,否则无法标准合并会计报表;(3)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小企业。2.根据《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符合条件的小企业可以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也可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但应注意:(1)不能同时选择或随意变更;(2)如需要公开发行股票和债券,应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如因经营规模的变化导致连续3年不符合小企业的标准,应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二、会计制度总体设计的比较 与《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小企业规模小、经济业务量少、交易简单和不对外筹资等特点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相对单调的现实,始终体现了成本效益原则、税务兼容原则和管理效用原则,从而大大简化小企业会计核算。具体表现如下: 1.简化会计科目体系。《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较多,共设置五类85个一级会计科目,二级及三级会计科目74个;而《小企业会计制度》充分考虑了小企业规模小、经济业务量少、交易简单的特点,较《企业会计制度》减少了25个一级会计科目、18个二级及三级会计科目,共设置五类60个一级会计科目,二级及三级会计科目56个, 但是绝大多数科目的名称与核算内容与《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一致。 2.简化会计核算制度。《企业会计制度》的会计核算与税法的差异较大,期末纳税调整工作量大面广,因而会计核算较为复杂,征纳双方成本较高;而《小企业会计制度》针对小企业不对外筹资且自有资金比重较大的现实因而重点简化负债的核算,同时充分考虑小企业的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为税务机关因而简化会计核算, 使会计核算尽量与税法靠拢,方便企业申报纳税和国家税收征管,降低征纳双方成本。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小企业是相对的,可以与大中企业相互转换,因此《小企业会计制度》充分考虑了与《企业会计制度》的会计核算的衔接,而不是一味地求简。 3.简化会计报表体系。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其会计目标是向其众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便于他们各自决策的相关信息,因此《企业会计制度》中会计报表体系较复杂,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三张基本报表和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利润分配表、应交增值税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分部报表等五张附表;而小企业规模小、经济业务量少、交易简单和不对外筹资,其会计信息使用者相对单调,加之会计人员素质相对不高,因此《小企业会计制度》只要求提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两张基本报表和应交增值税表一张附表,按需选择现金流量表。 4.简化财务管理制度。《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一般应单独设置会计机构,对不相容会计职务应进行牵制而不允许一人统揽多项会计工作,且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相对分离;而《小企业会计制度》考虑到相当部分小企业会计机构不很健全,会计人员素质相对不高,管理制度不够规范,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对会计核算机构的设置要求比较灵活, 要求小企业按需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允许一人统揽多项会计工作,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不相分离,并且允许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小企业,其会计机构由社会中介机构代理。 三、会计核算的比较 与《企业会计制度》相比较, 《小企业会计制度》本质上和主要方面与其保持一致,但又简化会计核算。具体比较如下: 1. 财产清查的处理不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财产清查中发生的盘盈或盘亏,在未查明原因前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而《小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小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生财产的盘盈或盘亏时直接进行处理。 2. 对资产减值准备核算不同。《企业会计制度》要求计提九大资产减值准备(原为八大,新增“工程物资—减值准备”),而《小企业会计制度》只要求对计提坏账准备、短期投资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三项资产减值准备。(1)对于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前者规定有三种方法: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而后者新增了个别认定法;(2)对于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前者规定可分别采用按投资总体、投资类别或单项投资计提跌价准备,出售短期投资时应同时结转已提的跌价准备,而后者为简化核算手续,只按投资总体计提跌价准备, 出售短期投资时不要求同时结转已提的跌价准备,但用于进行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跌价准备;(3)对于存货跌价准备,前者规定在售出存货时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而后者要求用于债务重组及非货币性交易外,售出存货时,不需要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待期末一并调整。 3.应收账款核算范围不同。《企业会计制度》未涉及应收债权融资或出售应收债权的核算,而《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以应收债权融资的会计处理,视与应收债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确定。转移风险和报酬的视应收债权出售,按实收款项借记“银行存款”,按银企双方协议中约定预计将发生的销售退回、销售折让和现金折扣借记“其他应收款”,按售出债权已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借记“坏账准备”,按应付手续费借记“财务费用”,按售出应收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应收账款”;未转移风险和报酬的,视同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银行借款,按实收款项借记“银行存款”,按实付手续费借记“财务费用”,按银行借款本金贷记“短期借款”。 4.对应收股利、应收利息核算科目的不同。《企业会计制度》通过“应收股利”、“应收利息”核算股权投资应收取的现金股利和债权投资就收取的利息,而《小企业会计制度》将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合并为“应收股息”科目核算。 5.长期投资的核算不同。(1)长期债权投资的不同:《企业会计制度》对债券溢价或折价,在存续期内可按直线法或实际利率法摊销,而《小企业会计制度》则采用直线法摊销;(2)长期股权投资的不同:如采用成本法, 在股权持有期间内,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中属于应由本企业享有的部分,《企业会计制度》严格区分投资成本的收回和投资收益两部分,而《小企业会计制度》不再区分, 如采用权益法, 《企业会计制度》单独核算股权投资差额, 要求对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进行处理,而《小企业会计制度》不单独核算股权投资差额, 不要求对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进行处理。 6.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计量不同。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计量,《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区分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的比重是否大于30%,并且取租赁固定资产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中较低者或以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而《小企业会计制度》不区分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的比重是否大于30%,规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以合同或协议约定应支付的价款和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其他有关必要支出,作为其入账价值,避免了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过程中涉及的职业判断及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等较为繁琐的计算。 7.借款费用的处理不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借款费用的资本化起点应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借款费用已经发生,(2)资产支出已经发生,(3)与资产有关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而《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均可予以资本化,计入所购建的固定资产价值,而不需与资产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挂钩。 8.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不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对企业所得税进行处理,而《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小企业应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企业所得税。 9.收到的增值税返还款的会计处理不同。《企业会计制度》将收到的先征后返的增值税作为补贴收入,而《小企业会计制度》则将其作为营业外收入。 10. 其他特殊交易和事项的不同。 对于或有事项《企业会计制度》确认预计负债和损失,而《小企业会计制度》不确认预计负债和损失,损失于实际发生时确认;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区分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调整事项较多且应调整账务,对非调整事项在报表附注中披露;而《小企业会计制度》则仅要求调整发生的报告年度的销售退回,其他具有重要性的事项(不论调整事项或非调整事项),均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四、财务报告具体内容的不同 与《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小企业会计制度》只要求小企业提供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两张基本报表,而且报表的内容比较简单。如根据小企业业务比较简单,有些业务发生的可能性很少的情况,删除或合并了若干项目:(1)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中减少了预付账款、应收补贴款、递延税款借项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项目,将应收股利与应收利息合并为应收股息,负债中减少了预收账款、应付股利、专项应付款、预计负债、应付债券、递延税款贷项等项目,所有者权益中减少了已归还投资项目;(2)利润表中减少了补贴收入项目等,另外《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利润表的补充资料共有六项内容,而《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利润表的补充资料只有“当期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一项;(3)现金流量表虽然《小企业会计制度》没有要求编制,但小企业可选择编制,其内容与《企业会计制度》相比,一是取消了“收到的税费返还”项目,二是取消了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部分。

参考资料:

:《集团经济研究》

小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区别

为做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应当从队伍建设、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推行会计信息等方面入手,开展会计核算工作。

1 中小企业做好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研究发现,大部分企业财会人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并且工作者大部分为兼职。他们的会计业务知识不足,未学过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同时未接受过正规训练,一些人为“半路出家”,就连科目、账簿与会计报表相互间的对应关系也弄不清;也存在一定比例的会计工作者尽管具备一定的业务水平,然而却长时间不关注学习新的会计法规与业务知识,其学习的自觉性不足,导致他们的业务素质无法取得发展。

1.2 会计基础工作有待加强

现阶段,仍然有许多中小企业中没有设立会计账簿,还存在许多设有多套账,根本不在乎会计核算应当遵循的原则。为实现偷税漏税的目的,部分会计工作者还会在经理的指使下造假账。同时,原始凭证非常不规范同样属于一个普遍的问题,为达到缩减成本的目的,他们往往不开票。还有部分会计工作者以送货单或出仓单入账。此外,所使用的原始凭证是自制的,格式不统一,随意填写。

1.3 缺乏政府约束与社会监督

首先,政府约束缺乏。现实社会中,政府并不能细致深入的监督中小企业的财务工作,导致企业主对会计核算工作较为忽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规范化发展。另一方面,为提高监督有效性,必须搜集可靠、全面的财务数据,这样就需要政府投入相对较高的资金,致使政府约束力度缺乏。其次,缺乏社会审计监督。现阶段,中小企业还不属于社会审计的范畴,大多数私企属于中小企业,我国在法律上还没有规定它们的年度会计报表一定要由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现阶段,只是当它们产权变动、发生民事纠纷、申请银行贷款的时候,才会进行审计。

1.4 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对于会计工作,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律法。然而,部分中小企业并未结合其具体特点制定相关内部制度,一些企业根本不注重内控制度,领导的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制度不完善,导致其控制较差、会计数据失真,使得有的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无序。会计核算工作中尚未构建起系统全面的会计核算系统,部分公司领导常常依靠自己的理念来对公司经营状况进行评价。

1.5 会计主体界限较为模糊

现阶段,中小企业对于会计主体的重要性非常忽视,存在个人财产和企业产权界限模糊现象,其所有权和经营权两者的分离明显比不上大公司做的好,特别的对于民营企业,经营者即为投资者,一些把企业的钱拿到自己家中用,或干脆把家庭开支纳入企业的费用下账,为实现开支的增加,甚至部分老板为没有在企业工作的亲戚开工资等一系列不良现象,导致会计工作中存在很大成分的虚假核算。

2 做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有效策略

2.1 切实加强会计队伍建设

中小企业需要根据相关要求,结合其具体的业务量,配置会计工作者,确保其数量充足,同时具有相对较高的业务素质,此外,应当制定诸多支持政策,尽可能的将会计工作者留为己用,同时应当适当奖励那些工作成绩较好的会计工作者。另一方面,会计工作者同样需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逐渐提升个人的业务水平,使自己能够高质量开展本职工作,从而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2.2 政府财政机构需要加强管理

首先,政府财政机构需要对中小企业进行指导,以此来督促它们严格按照法律从事。要求它们限期构建起相对系统全面的账簿体系,在此基础上,依法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其在审计中小企业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违背规范要求的,需要尽快对它们提出审计意见,并且还有上报政府财政机构进行处理。其次,加大力度监督小企业会计工作者。一是加强对他们的任职资格的管理。明确规定公司雇佣会计工作者的受教育程度以及政府权威性资格证书。再次,政府部门应当定期对中小企业会计工作者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与业务技能培训,真正实现“遵守准则,诚信为本”。对未严格履行职责的会计工作者,应当将有关资格取消,限制其继续从事会计工作等。对那些暂时不能实现规范化操作的中小企业,可以对其委托会计师事务所代理记账,也可以规定推行会计人员委派制。

2.3 构建内部管理制度

首先,构建完善的内部稽核与牵制制度。前者是会计管理制度的有机内容,大体上涉及到以下内容:稽核工作的组织、分工、职权;审核会计数据等。后者包括公司款项与财物等相关环节,一定要确保不少于2人负责,能够彼此制衡,即现金与账目分开管理。其次,构建成本核算与财务会分析制度。前者属于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的前提,一定要确保其可靠性与全面性。后者是会计工作者的职责。通过构建该制度,中小企业能够充分了解其财务指标的实现状况,能够促进其不断优化财务预算,促使他们深入探讨会计的特点,从而能够不断完善该项工作。

2.4 推行会计信息化

第一,建立和完善财会数据库。按照企业财会工作的特点,设置有关程序同时构建起财会数据库管理系统。具体可以先试运行一定时间,看看其具体的效果:不仅报销发票需在数据库基础表格里面进行登记,为财会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提供保障;而且还按照登记情况集办报销,使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同时,充分利用数据库的查询、窗体、报表的功能,一方面可以为各部门有效使用资金提供便捷的服务,另一方面还可以准确、及时对主管部门规定的、资金相关的信息进行处理。第二,进一步推进会计电算化,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具体可以在电脑中安装相应的财务软件,以提高工作效率,例如金蝶财务软件等,利用专业的财务软件使资金管理从传统的手工记账向会计电算化记账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为企业领导合理使用资金提供了财务分析。

2.5 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并严格处理各种违法行为

首先,应当将会计责任主体及其责任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之中指出会计责任主体是单位负责人。负责人应当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与法律意识,严格管理工期的会计工作,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其次,应当加大惩治力度。政府财政、税务等机构应当密切合作,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并且加大力度惩罚会计作假行为,增加违法成本,有效防止该类行为的发生。

请问,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一般企业会计准则下财务报表的区别?

 《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区别

两个会计制度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小企业会计制度》是《企业会计制度》的一种简化,二者的适用范围是根据企业规模来确定的,由于企业规模的不同,对企业财务核算及财务报告的要求也不同,如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对外要求报送的会计报表除传统的两表外,还包括现金流量表等,而对小企业只要求报送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对现金流量表不作强制性规定。

财政部于2004年4月27日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要求自2005年1月1日起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实施。该制度是在遵循一般会计核算原则的条件下,结合我国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以《企业会计制度》为基础制定的,充分体现了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及其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小企业会计制度》对小企业的界定,遵循了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共同研究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以工业企业为例,《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规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

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 000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 000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 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

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企业。”按新的中小企业标准,我国小企业占工业企业法人总数的近95%,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50%,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不少企业会计机构不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不规范,会计信息质量有待提高。因此《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布,对于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小企业会计制度》在多方面与《企业会计制度》有着较大的不同,需要业界注意。

一、对于会计科目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从整体上来看,调整情况可以分为下列几种类型:取消了小企业一般不可能发生或发生频率较小的交易或事项所对应的会计科目,如“应收补贴款”“委托贷款”“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应付债券”“专项应付款”“补贴收入”“已归还投资”等;取消了小企业因简化或改变会计程序而不再涉及的会计科目,如不再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所涉及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以及“待处理财产损益”“分期收款发出商品”“未确认融资费用”“预计负债”“递延税款”等科目;合并了一些小企业没有必要划分过细的交易或事项所对应的会计科目,如把“原材料”和“包装物”两个科目合并为“材料”科目核算,不单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科目而将两者合并为“应收股息”科目等;保留了小企业可能发生的与大中型企业同性质的交易或事项所对应的会计科目。

二、简化了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

简化了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 简化了所得税的核算。简化了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简化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方法。 简化了借款费用的核算方法。不计提和确认预计负债。

三、吸收并增加了一些新规定和新准则

吸收了《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新内容。 吸收了接受捐赠资产处理的新规定。完善了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四、简化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简化了对外报送会计报表的内容。 简化了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

(1)费用核算的范围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银行相关手续费等。企业会计准则下,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手续费、企业发生及收到的现金折扣。

小企业会计准则对汇兑损益和企业发生及收到的现金折扣没有明确规范,应该采取与企业会计准则一致的核算方法。

(2)利息支出或利息收入计算标准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通过票面金额及票面利率核算。企业会计准则下,通过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确定。

(3)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和范围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在竣工决算前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而不计入财务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资本化金额的计算需要区分一般借款和专门借款。

所得税费用: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将计算的应缴所得税确认为所得税费用,大大简化了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在计算应缴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基础上,确认所得税费用。

小企业会计准则,资本公积仅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是指小企业收到的投资者出资额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企业会计准则,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

扩展资料

小企业会计准则总体特点

1、简化核算要求:在会计计量方面,要求小企业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在财务报告方面,不要求提供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满足税收征管信息需求与有助于银行提供信贷相结合:以税务部门和银行作为小企业外部财务报告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基于这两者的信息需求确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减少了职业判断的内容,消除了小企业会计与税法的大部分差异。

3、和企业会计准则合理分工与有序衔接相结合:对于小企业非经常性发生的、甚至基本不可能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一旦发生,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执行;规定了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应满足的条件和基本衔接原则。

百度百科-小企业会计准则

百度百科-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标签: 小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_小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区别

会计考试笔记Copyright ◎2021 会计考试笔记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3012174号 会计考试笔记全力整理 作者QQ:暂无